【资料图】
近日,家传编辑部收到了湖南省沅江市茶盘洲镇的读者刘福生写给朱子一教授的一封信。信件开头就是“我想畅写前世今生、旧日新天、亲闻经历、陈谷烂米故事”。这封信也打动了家传编辑部所有人。
刘福生自小孤苦无依。抗日战争期间,他担任过民兵中队长,后来参加解放军获得二等功。如今,人生走进深秋,回忆过去时,一下闪出八十多段精彩的“小火花”。但他不确定自己的这些故事是否有价值,也不懂叙事,所以想问问朱子一。很多老人觉得,“我的一生太平凡了,薄薄几十页纸就能写完”。但刘福生看得通透:“不能浪费一肚子肥料啊!正能量、负能量都能起教育作用,意在留传后人。”
读完信后,朱子一与刘福生聊了很久,并从专业角度给出了建议。如果刘福生有需要,家传编辑部的专业记者会在一周内上门采访,帮他写作传记。
如今,家传写作已经在全国蔚然成风,像刘福生这样的普通人也有了立传机会。在家传平台打造的家族记忆博物馆里,像刘福生这样的普通人占了六七成,他们的故事也成为重要的公众史料。当传主的子女和孙辈入馆参观时,必然感谢他们为后人留下如此丰厚的“遗产”。
如果您也有兴趣讲讲自己的人生经历,或者有家族变迁、家风传承方面的咨询,可以打电话19186980289,或者写信给报纸编辑一起交流。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香樟路225号红星国际酒店7楼快乐老人报,邮编:410018。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