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马上评︱“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小朋友需要教育而非仇视
“我想仔细观看一件文物细节,旁边钻过来好几个小孩,一个大人在旁边解说。大人一说话,几个小孩就跳着搭腔,脑子都要炸了。”上周末,前往博物馆观看展览的市民何先生正好遇上带着孩子结伴观展的家庭,将这段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争议。
讨论多了之后,有人干脆建议“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可能在有些人看来,隔绝了未成年人,那些烦恼就一了百了了。这和前几日“高铁设儿童车厢”的建议思路是类似的,都是把未成年人隔绝于正常的社会生活之外,对他们施以特别的“关照”。
尤其是建议“博物馆14岁以下免进”,不仅对未成年人的怨气过大,而且也不符合博物馆的定位:博物馆不就是一个教育场所吗?教育场所拒绝应当接受教育的儿童,这逻辑上怕是站不住脚。
值得追问的是,现在的舆论场中,尤其是社交媒体上,对小朋友的怨气咋这么大?有些人不光讨厌“熊孩子”,甚至厌恶所有未成年人。遇到任何事,第一反应就是隔绝、拒绝未成年人。这种情绪不够理性,忘记了未成年人也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可能导致一个对立情绪充斥的社会:毕竟今天隔绝了未成年人,明天也可以是其他的社会群体,只要他们让我感到“不舒服”了。
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忽视可能客观存在的问题,比如开头新闻里那位市民的苦恼。此外,也有博物馆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孩子还习惯将双手放在展柜上,我真怕他们用力会晃动文物。”过去确实也发生过未成年人在文物上刻字的情况,可见,未成年人一些不当行为有可能造成文物损害,这些问题应该正视。
社会发展让公共场合变得更加多元且精致,无论是展馆还是车厢,密闭的公共空间越来越常见,未成年人扰乱秩序的可能性也在增加,包括划损文物、触碰紧急开关等。同时,人们对舒适的公共环境要求也更高,人们越加期望公共空间安静、有序。像过去火车车厢里打牌、聊天、喧嚣一片的景象,人们已经很难忍受了。也正是因为这些因素,让一些所谓“熊孩子”的新闻被凸显了出来。
但反过来说,这些其实都凸显了对未成年人进行公共行为教育的必要,而不是要把未成年人隔绝在公共场所之外。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需要把这种公德教育重视起来,进行更加全面且与时俱进的教育。到了博物馆怎么观赏文物、听讲解时如何互动、在高铁上能不能开手机外放等,这些都需要成年人耐心地引导和教育,而不是在网络上用键盘嘲笑、吐槽。
公共场所也要出台更多的预案,更好地接纳未成年人。比如,上海博物馆就将馆藏的多件动物形态文物整理规划成观展时的“亲子路线”,孩子可以按图索骥在博物馆中打卡动物细节,寻找“博物馆里的动物园”。其实这就是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减少随意玩闹的可能。
不过,我们更应该明白,孩子到底是孩子,难免会有不成熟的地方,难免会有做错事的时候。又有谁不是从童年时的不懂事一路成长起来的呢?孩子的问题终究也是大人的问题,一位成熟的大人不光应该有对孩子基本的宽容,更应该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说到底,小朋友会不会成为“熊孩子”,主要还是取决于身处的环境、看到的榜样。(澎湃特约评论员 夏研)【编辑:叶攀】
上一篇:曝已婚男星婚后乱搞,和多年“好闺蜜”发生关系,女方也是明星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