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金错刀频道
新能源彻底火了!
随着碳中和概念的火热,新能源已经成了各行业的发展趋势。
【资料图】
刚结束的上海车展上,不管是国际大牌,还是国内车企,都把新能源车捧成了主角。
投资圈盛传:“当下不投资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有买房!”
新能源领域深耕最久的光伏,迎来第二次爆发,中国成为累计装机量全球第一的国家。
光伏虽然有上万亿的市场规模,但仍然充满了矛盾。
在少数不良企业的搅局下,光伏=骗局的声音不绝入耳。
不少本来对光伏看好的用户也开始持怀疑态度,甚至引起整个光伏行业的不安。
昨天,第二届户用光伏创新发展论坛在杭州召开,论坛上政府部门、光伏协会专家和企业代表,上下游齐聚一堂。
在论坛上,无论是行业内首份报告的发布,还是一度电专项公益基金的推出,或是他们对光伏如何更好发展的探讨,都直面光伏行业多年来的质疑和误解。
通过这次大会,刀哥也发现了“光伏骗局”们背后的真相。
造福百姓的光伏
怎么成为骗局温床的?
光伏行业的社会看法和行业发展,一直存在着巨大的认知错位。
在不少老百姓眼里,光伏骗局不断被曝光,肯定发展不下去,早晚得黄。
但实际的户用光伏行业,非但没黄反而在高速发展。
从论坛上企业的发言,我们能看到每年新增装机量增速预计在40%左右。
举个例子,户用光伏的第一品牌正泰安能,去年的新增装机容量超7吉瓦 ,增长速度肉眼可见。
这种巨大的认知差,来源于光伏行业两个固有的弊病:
第一,上游企业鱼龙混杂,存在钻空子现象。
光伏行业被魔幻化,很大原因是“风口红利”太香,引来了不少搅局者。
光伏行业发展的前期,在国家补贴和大厂的新模式下,有利润也有监管空隙,一些无良小厂,就是瞄准了这些空子,全链条下诈骗捞金。
比如,正规厂家在光伏板出厂时,会有冰雹、机械载荷测试和风压等测试,能根据当地气候合理的设计和安装电站,再配上完善的后期维运团队,光伏电站坚持到赚回成本完全没问题。
但一些小公司为了骗取更多贷款虚报造价,再高价兜售廉价的劣质产品,安装前吹得天花乱坠,信誓坦坦保证后续的维护服务。
最后因为产品质量不过关,根本使用不了10年,当农户无力承担维修费用时,公司早就卷钱跑路。
这种事情发生多了,会让部分市场对行业失去信任。
第二,下游分销模式不受控,搅乱市场环境。
如果说上游的不靠谱公司,会对行业造成不信任,那下游不受控的分销模式,则让本来惠民利民的光伏,背上了“骗局”的锅。
光伏+金融的模式引入,本来是为了让农民增收,金融公司购买了设备,然后租给农户,厂商负责运维,大家利益共享。
但一些光伏诈骗采用区域加盟模式,一层层下沉到乡镇,终端的销售通常是本地人,村干部也会参与游说。在乡村的熟人社会,这一套很容易获取村民信任。
这就使得,业务员在合同上稍微做点手脚,农户不仅颗粒无收,还会背上贷款。
因为这些诈骗分子的存在,光伏+金融的模式甚至受到了质疑。
所以,光伏行业的核心痛点,并不是产品和金融模式,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完善制度才是重点。
金融骗局的魔咒
户用光伏如何逃脱?
回到最开始的争议,光伏发电的骗局,到底该如何破?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金融+光伏真的是骗局吗?
其实不然,闲置房屋光伏发电本身是好事,一来可以减少煤炭等化石能源的使用,符合我国碳中和的政策方针。
二来可以增加农户的一些额外收入,还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这对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增加就业都有极大意义。
银行、金融机构的加入,可以弥补光伏产业投资的供需缺口,助推绿色低碳项目的开发,同时能够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流入相关产业,带动农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从旋涡中心的农户角度看,不能只看到被骗的那部分阴暗面,而忽略了那些实实在在赚到钱的群体。
家住河南安阳县铜冶镇西积善村的杨军海,去年4月通过“绿电家”安装了84块光伏板,一个月的电费收益将近3000元,远超种地收益。
杨军海家的光伏电站
光伏和金融的结合,无论是对光伏行业还是对用户,都说百利而不无一害的事情。
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保证金融+光伏的模式,安全可靠运行。
首先,要把选择权交到用户手里。
光伏金融从开始发展到现在,不仅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流程体系,还不断进阶惠民。
以正泰安能为例,他们的产品从最开始的合作开发模式,到如今的光伏贷和经营性租赁模式,三种模式可供选择。
像山东戚兴陈是正泰安能的老用户,是全村较早搭上“屋顶光伏快车”的那批人。在屋顶安装了35块光伏板,原本选择的是合作开发模式,每年可以拿到超过2000元的收益。
戚兴陈展示发电量数据
在了解到还有光伏贷业务后算了一笔账,更改模式后,每年除去还款还能挣3000多元,比固定收益多不说,15年后,电站可就属于自己了,到时候每年能拿10000多元钱。
在明确收益和责任后,他主动选择升级模式。
这些模式中,既有1分钱不出装电站的低风险低收益模式,也有高收益的理财模式,如何选择完全根据用户需求。
主动和被动之间的差距,在于品牌对责任和权利的明确和规范。
其次,产品和流程要“变态级”严苛。
尽管正泰安能是杭州的独角兽企业,在推出光伏+金融的业务时,银行和金融机构对光伏企业也进行了严苛的资质审核。
除了资金保障,正泰安能还会提供25年的安心运维服务,承诺保障电站最低发电量,不会出现贷款还不上的情况。
企业和银行做出的这些可感知的强价值点,避免了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的同时,也逐渐培养了许多用户对行业的信任度。
只有在光伏大企业和银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让农村光伏市场更加规范、有序,也让越来越多的农户享受光伏红利。
巨头引领下的大联合
能解决信任危机吗?
光伏,其实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张名片。
我国的光伏组件产量连续15年居全球首位,连央视都点赞。
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280吉瓦至330吉瓦,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95吉瓦至120吉瓦,连续8年稳居全球首位。
且国家队的光伏企业,也带头做出了很多成绩。
像中国石化新星公司陕西白水光伏发电项目,年产绿电约2750万度,光伏板下可以种粮食。
明明做出了很多成绩,却被“谣言”和“差评”桎梏。
那是因为我们虽然赢在了起跑线上,却输在了规范化和标准化上。
如何带动光伏行业的良性发展,从这次光伏论坛看,行业给出的答案是:
光伏行业想要打破“有发展,无口碑”的魔咒,必须在大品牌的引领下,统一标准化认知。
户用光伏受众主要为农民,只有将标准化贯彻到产品、设计、施工、验收、运维等方方面面,才能将“多快好省”的品质电站交付给每个用户,实现帮其靠阳光“躺赚”。
以行业巨头正泰安能为例,在产品端其一直通过技术和材料优化,实现最优度电成本与最高发电量。
为了消除用户的后顾之忧,在业内最早提出发电量保障的概念,以12个月为周期,按照年度基准发电量提供保障,不足部分全额补足,超出部分全部归用户所有。
售后运维端,正泰安能的运维服务覆盖21个省市1200多县域;超3000位专业运维工程师能够做到1小时快速响应,48小时及时上门。
下游的销售端,早在2017,正泰安能就携手行业协会、金融机构与专业院校,成立了“正泰光伏学院”,努力约束好销售团队,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的同时,培养其标准意识,推动整个行业的规范化、品质化发展。
在讨论会上,发布了《正泰安能数字能源(浙江)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这是中国户用光伏行业的首份ESG报告,代表着光伏行业规范化的重要一步。
为了更好回馈社会,正泰安能“一度电”专项公益基金也在会上成立,把光伏电能变成贫困农户的一束光。
中国光伏行业想要恢复老百姓的信任,就必须依靠各个环节联合,有统一的规范和标准的行业认知,光伏行业的正向发展,需要交给能做好的人。
就像正泰安能总裁卢凯说得:“户用光伏是难而正确的事业,需要商业模式、产品技术、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持续创新。相信随着更多社会力量的加入,户用行业将在能源转型、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等背景下大有所为,长期健康有序发展!”
与其唱衰行业,不如加速行业规范,让更多人避免被骗,把光伏的优势放大,这才是解决信任危机的正解。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上一篇:世界热门:如何保存新鲜大蒜头的新鲜 新鲜大蒜怎么保存比较好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亚洲净水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